附件1
2019年常德市科技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基本条件
1.申报单位
(1)牽頭申報單位須在常德市依法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實施項目的資金、人才、產業化等保障條件,具有良好的會計、納稅信用和科研誠信。以解決產業化關鍵技術爲主的科技重大項目,年繳納稅收100萬元以上。
(2)項目申報單位須爲高新技術企業,重點支持總部在常德市轄區的企業。企業年度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必須達到4%以上(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實施企業的項目配套資金不低於財政專項資金的3倍以上,對重大項目實行專賬管理。
(3)牽頭申報單位應以產學研結合方式組織申報,鼓勵協同創新。牽頭申報單位與合作單位之間須有目標明確、權責明晰的產學研合作協議。
(4)市委、市政府决定支持的事项。
2.申报项目
(1)支持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國內外重大科研成果孵化、轉化與產業化的項目。重點支持列入全省“五個100”項目和產業立市三年行動重點產業項目。
(2)項目由一個或若干個相關子課題組成,技術創新性強,核心技術擁有發明專利、新藥證書、植物新品種權等自主知識產權,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3)項目實施預期成效顯著。有利於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促進產業鏈條延伸,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項目應在兩至三年內能夠形成較大產業規模,市場前景好,經濟社會效益顯著。能顯著提升相關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項目實施期內,應建立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院士專家工作站或協同創新中心。
(4)項目申報單位在申報前或執行期內,申請10件以上發明專利。
3.项目负责人
年齡原則上在60週歲(含)以下,在項目相關產業領域內具有領先的技術研究水平,具有相關的研究經歷和研發能力,擁有較強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和工作責任心。
4.未結題驗收的市和省級科技重大項目不得重複申報。
二、重点领域
1.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
信息技術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儀器設備,人工智能、智能通信、智能安防、智能電力、智能儀表等關鍵裝備和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2.新材料
先進儲能材料、先進複合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高附加值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功能材料、生物化工新材料、綠色建築材料等產品的產業化開發。
3.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
重大新藥創制,開展高端原料藥與製劑研製、生物藥及製品、中藥製藥以及化學藥等關鍵技術研發。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前景大的化學制藥、現代中藥、生物製藥、醫療器械、醫藥中間體等產品。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共性關鍵技術與重大產品產業化,現代食品開發製造、現代食品生物工程、純天然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
4.军民融合、先进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
推動國防科技工業和民用領域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圍繞高端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環衛機械、智能製造和其他機械轉型升級等產業,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構建現代裝備製造產業技術支撐體系。
5.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生物質能、頁岩氣等的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等。重大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修復、海綿城市建設等系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三、申报材料要求
申報單位在常德市科技局“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線填報《常德市科技重大項目申報書》(詳見附件1-1)、上傳《常德市重大科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要求詳見附件1-2 )及相關附件。
附件:1-1.《常德市科技重大項目申報書》
1-2.《常德市重大科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附件1-1
常德市重大科技項目
項目申報書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议单位(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签章):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制
2019年1月
填报说明
1.本申報書爲申報常德市重大科技項目的文字依據。
2.建議書各項內容必須如實填寫,各欄目不得空缺,無內容時填“無”,數字一律取整數,單位名稱需填寫全稱。建議書規格統一使用A4紙,打印文字採用小四號宋體字。申報書填寫完畢,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相應的附件裝訂成冊。經項目主管部門(單位)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後報送。
3.指标说明
(1)組織機構代碼:項目承擔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上的標識代碼;
(2)開戶銀行必須按銀行規定的標準全稱填寫;
(3)信用等級:指由本單位的開戶銀行覈定的信用等級;
(4)項目起始時間:指項目開始實施的時間;
(5)計劃完成時間:指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資金支持該項目的完成時間,即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所列項目計劃目標,達到項目完成並驗收的時間;
(6)項目達產時年經濟效益預計:指實際能夠完成的年效益,而不是按產量預計。
4.附件要求
(1)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与技术依托方的合作协议;
(3)項目技術情況的證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鑑定證書、查新報告、檢測報告、專利證書或其他技術證明等)。
(4)其它配套資金來源(如貸款、地方部門匹配資金等)的證明材料;
(5)相关的其它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一、概况
申请单位概况
|
单位名称
|
|
主管部门
|
|
|
单位性质
|
□ 1、企业 2、科研院所 3、高等学校 4、其他
|
|
企业登记
注册类型
|
□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有限责任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
5、私营企业 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7、其他
|
|
注册时间
|
|
组织机构代码
|
|
|
通信地址
|
|
|
联 系 人
|
|
手机
|
|
传真
|
|
|
邮政编码
|
|
电子邮箱
|
|
|
开户银行
|
|
账号
|
|
信用等级
|
|
|
所在的国家经开区
|
|
|
所在省级高新区
|
|
|
所在国家级高新区
|
|
|
获得市级以上技术研发资质情况
|
□1、高新技術企業2、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市級)
3、重点实验室(□省级、□市级) 4、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市级) 5□院士工作站、6□博士後工作站、7□其他
|
|
人员结构
|
人员总数 人,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佔職工總數的比例 %,研發人員佔職工總數的 %
|
|
单位注册资金
|
万元
|
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和比例
|
万元
|
|
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总资产
|
|
|
|
|
总负债
|
|
|
|
|
资产负债率
|
|
|
|
|
近三年销售收入
|
2016
|
万元
|
2017
|
万元
|
2018 万元
|
|
近三年利润
|
2016
|
万元
|
2017
|
万元
|
2018 万元
|
|
近三年税收
|
2016
|
万元
|
2017
|
万元
|
2018 万元
|
|
近三年研发投入
|
2016
|
万元
|
2017
|
万元
|
2018 万元
|
|
合作单位
|
合作单位1
|
|
组织机构代码
|
|
|
注册时间
|
|
单位性质
|
□1企业2科研院所3高等学校4其他
|
|
通信地址
|
|
电子邮箱
|
|
|
联 系 人
|
|
手机
|
|
传真
|
|
|
合作单位2
|
|
组织机构代码
|
|
|
注册时间
|
|
单位性质
|
□1企业2科研院所3高等学校4其他
|
|
通信地址
|
|
电子邮箱
|
|
|
联 系 人
|
|
手机
|
|
传真
|
|
|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
|
|
项目起止时间
|
|
研究方向
|
(请以项目指南方向为准)
|
技术来源
|
□ 1、自主研发 2、产学研合作开发 3、国内其他单位技术 4、国外技术
|
技术水平
|
□ 1、国际首创 2、国际领先 3、国际先进 4、国内首创 5、国内领先
6、国内先进 7、一般水平
|
项目曾列入何类计划
|
□□ 1、国家科技计划 2、省科技计划 3、其他:( )计划项目编号:( )
|
预期主要
成果形式
|
□□□
|
1、发明专利 2、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3、新设备 4、新材料
5、新工艺 6、新药证书 7、软件著作权8、论文论著9、其他
|
成果鉴定号
|
|
成果登记号
|
|
项目知识产权情况
|
近三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项、实用新型专利 项
植物新品种 项、新药证书 项、软件著作权 项
|
标准情况
|
近三年制定标准数:国家 项、行业 项、企业标准 项
|
项目获得奖励情况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1、一等奖 2、二等奖
省级科技进步奖 □ 1、一等奖 2、二等奖 3、三等奖
市级科技进步奖 □ 1、一等奖 2、二等奖 3、三等奖
|
研发经费投入(万元)
|
单位自有资金
|
新增银行贷款
|
县(市、区)财政补助
|
其他
|
申请项目经费
|
申请后补助
|
|
|
|
|
|
|
|
项目现有
经济效益
指标
|
年生产能力
|
|
就业人数
|
|
年销售收入
|
万元
|
年出口创汇
|
万美元
|
年纳税总额
其中: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
万元
|
年净利润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项目预期
经济效益指标
|
年生产能力
|
|
就业人数
|
|
年销售收入
|
万元
|
年出口创汇
|
万美元
|
年纳税总额
|
万元
|
年净利润
|
万元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民族
|
|
单位
|
|
身份证号
|
|
职称
|
|
职务
|
|
现从事专业
|
|
手机
|
|
传真
|
|
电子邮箱
|
|
首席专家
|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民族
|
|
单位
|
|
身份证号
|
|
职称
|
|
职务
|
|
现从事专业
|
|
手机
|
|
传真
|
|
电子邮箱
|
|
□ 院士 □国家“千人计划” □省“百人计划” □ 国务院津贴专家 □省市管专家
|
二、項目的立項依據和意義(說明國家有關產業技術政策,國內外相關領域技術發展水平和趨勢,與重大工程或重大裝備的結合情況等)
三、項目創新點、主要研究開發內容及產業化前景(項目的研究開發內容、創新點,實施方案、技術關鍵、技術路線)
四、項目合作開發情況(省內外合作、國內外合作、產學研合作、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協議金額及各方投入等)
五、實施本項目已具備的條件(說明已具備的技術力量、管理水平、前期科研基礎、成果轉化、產業化等情況)
六、項目實施的計劃進度(分年度、分課題列出項目實施進度安排、年度主要工作內容和主要目標。)
七、项目的经费预算来源、使用计划
计划投资总额
|
万元
|
已完成投资
|
万元
|
其中:自筹
|
万元
|
计划新增投资
|
万元
|
申请专项经费
|
万元
|
经费支持方式
|
□前资助 □后补助 □其他
|
序号
|
预算科目名称
|
合计
|
市级财政专项经费
|
自筹经费
|
小
计
|
课题一
|
课题二
|
课题三
|
课题…
|
小计
|
课题一
|
课题二
|
课题三
|
课题…
|
1
|
一、经费支出
|
|
|
|
|
|
|
|
|
|
|
|
2
|
直接费用
|
1、设备费
|
|
|
|
|
|
|
|
|
|
|
|
3
|
(1)购置设备费
|
|
|
|
|
|
|
|
|
|
|
|
4
|
(2)试制设备费
|
|
|
|
|
|
|
|
|
|
|
|
5
|
(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
|
|
|
|
|
|
|
|
|
|
|
|
6
|
2、材料费
|
|
|
|
|
|
|
|
|
|
|
|
7
|
3、测试化验加工费
|
|
|
|
|
|
|
|
|
|
|
|
8
|
4、燃料动力费
|
|
|
|
|
|
|
|
|
|
|
|
9
|
5、差旅费
|
|
|
|
|
|
|
|
|
|
|
|
10
|
6、会议费
|
|
|
|
|
|
|
|
|
|
|
|
11
|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
|
|
|
|
|
|
|
|
|
|
|
12
|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
|
|
|
|
|
|
|
|
|
|
|
13
|
9、劳务费
|
|
|
|
|
|
|
|
|
|
|
|
14
|
10、专家咨询费
|
|
|
|
|
|
|
|
|
|
|
|
16
|
11、其他支出
|
|
|
|
|
|
|
|
|
|
|
|
17
|
间接费用
|
间接费用总额
|
|
|
|
|
|
|
|
|
|
|
|
其中:绩效支出
|
|
|
|
|
|
|
|
|
|
|
|
18
|
二、经费来源
|
|
|
|
|
|
|
|
|
|
|
|
19
|
1、专项经费
|
|
|
|
|
|
|
/
|
/
|
/
|
/
|
/
|
20
|
2、自筹经费
|
|
/
|
/
|
/
|
/
|
|
|
|
|
|
21
|
(1)其他财政拨款
|
|
/
|
/
|
/
|
/
|
|
|
|
|
|
22
|
(2)单位自有货币资金
|
|
/
|
/
|
/
|
/
|
|
|
|
|
|
23
|
(3)其他资金
|
|
/
|
/
|
/
|
/
|
|
|
|
|
|
注:1、本表由各子項預算表數據彙總形成。2、支出預算按照經費開支範圍確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經費來源編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得同時列支專項經費和自籌經費。3、間接費用是主要包括承擔單位爲專項實施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補助支出,以及績效支出等。按照《財政部 科技部關於調整國家科技計劃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若干規定的通知》(財教〔2011〕434號)執行。
|
八、項目績效目標(包括技術指標、經濟社會效益、科研成果獎勵、知識產權、標準、創新平臺、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請結合實際分項填列具體考覈指標和驗收方式方法。驗收方式方法可以採取用戶評價、第三方評測、專家判定等方法。考覈指標應當具體、可考覈,驗收方式方法應當明確、可操作。)
序号
|
项目绩效目标
|
具体考核指标
|
验收方式方法
|
备注
|
1
|
技术指标
|
|
|
|
2
|
经济效益
|
|
|
|
3
|
社会效益
|
|
|
|
4
5
6
7
8
9
|
科研成果奖励
知识产权
标准
创新平台
人才队伍
其他
|
|
|
|
九、項目主要參加人員情況(項目負責人情況不再填寫)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民族
|
单位
|
职称
|
职务
|
现从事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项目建议单位意见:
|
|
|
负责人: (签章)
|
|
年 月 日
|
十一、项目科技主管部门意见:
|
|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
附件1-2
常德市重大科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提 纲
一、概述
二、立項的背景與意義:項目的社會經濟意義,申請立項的目的意義和必要性等。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本項目國內外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近期發展趨勢,並將本項目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或產品對比說明。
四、項目實施主要內容、技術關鍵與創新點、預期目標
1、項目實施的主要技術內容,解決的關鍵技術,技術或工藝路線。
2、創新點,包括技術創新、產品結構創新、生產工藝創新、產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創新等,以及項目的技術來源,知識產權歸屬情況。
3、項目完成後預期取得的主要技術成果(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技術水平及相應技術指標等。
五、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1、单位基本情况。
2、首席专家和主要研究人员简况。
3、技術創新能力(創新平臺(基地)、人才隊伍建設)。
4、产业化能力。
5、管理情况。
6、资信及财务经济状况。
7、产学研合作情况。
六、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路线、研究开发内容和产业化目标。
2、组织实施方案。
3、應用或產業化前景與市場需求:產品用途、市場需求,未來市場預測。市場競爭能力、市場佔有率。
4、風險評價(包括技術、市場、財務風險)。
5、計劃進度與階段目標:分年度、分課題列出項目實施進度安排、年度主要工作內容和主要目標。
七、经费预算来源、使用计划
八、項目績效目標:包括技術指標、經濟社會效益(分年度和項目完成後的規模及產品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情況的估算、新增產值、利潤、稅收、創匯、投資回報情況)。科研成果獎勵、知識產權、創新平臺、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內容。
九、相关附件(附件上传)
1、企業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2、前期科研成果的證明材料,包括科學技術成果鑑定(評價)證書)、檢測報告、用戶意見等
3、知識產權證書,包括專利證書、軟件著作權、植物新品種等
4、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近兩年的審計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附註)項目申報單位上年度納稅憑證(當地稅務部門出具並蓋章)
5、科技创新平台证明
6、各类获奖证书
7、其他配套資金來源(如貸款、地方部門匹配資金等)的證明材料
8、环保证明
9、其他
附件2
2019年常德市重点研发和一般科技创新
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基本条件
1.申報單位須在常德市依法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實施項目的資金、人才、研發、產業化等保障條件,具有良好的會計、納稅信用和科研誠信。
2.申報企業屬於高新技術企業的,年度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申報企業屬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年度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於2%。上述兩類企業若屬於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發費用以企業統計年報數據爲準。申報企業不屬於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年度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於1%(在孵企業除外)。
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可預見的產業化應用前景。重點研發在申報前或執行期內申報5件(含5件)以上發明專利;一般項目中的工業項目在申報前或執行期內,須申報1件(含1件)以上發明專利。
4.以解決產業化關鍵技術爲主的重點研發項目,年繳納稅收30萬元以上(新辦企業投產當年除外)。
5.對科技項目資金實行專賬或專門科目管理。項目實施期內,承擔重點項目的一般應建立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
6.未结题验收的科技项目不予重复支持。
7.市委、市政府决定支持的事项。
二、重点领域
1.重點項目。重點支持生物醫藥、健康食品、裝備製造、軍民融合、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的產學研結合創新項目。重點支持列入全省“五個100”項目和列入產業立市三年行動重點產業項目。重點支持國家級研發平臺培育項目、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創建、大學協同創新研究院建設、省級高新區創建項目。重點支持“院士”小鎮、“雙創”大街(科技成果要素大市場)建設。
2.一般項目。重點支持列入產業立市三年行動重點產業項目、“智匯洞庭·科創常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和傳統產業提升項目。支持院士專家工作站培育項目、博士創新創業項目(需提供博士與所在單位、服務企業簽訂合同協議與相關佐證材料)。支持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適當支持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培育與推廣、“稻田+”和林下經濟等生態種養模式示範與推廣、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適當支持應用基礎、醫衛、科普、安全生產等領域項目。
三、申报材料要求
申報單位在常德市科技局“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線填報《常德市科技重點研發項目申報書》、《常德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